今天要去的是佛羅倫斯(翡冷翠, Firenze)的市中心,為避免到時候沒時間參訪較遠的景點,因此行程上便先安排百花聖母院(S. Maria del Fiore)、米開朗基羅廣場(Piazzale Michelangelo)等幾個重要地點,之後再由這些點視情況來進行延伸行程。
因為在著名景點的餐廳都還蠻貴的,所以今天仍舊是帶著食物逛市區。早餐時,Marco吃的是香腸三明治,之後沒多久又做了一個,原以為是他要繼續吃的,沒想到竟然是給我當午餐的,真是貼心啊。他們這裡的香腸吃法跟我們不一樣,他們都將香腸直接剖開當肉醬舖在麵包上,雖然那些肉在製作時已經是熟的了,他們這種吃法也都沒事,但習慣煎、烤香腸的我仍不太習慣,不過還是嚐試帶著吃看看。
到佛羅倫斯的中央車站後,走了約十幾分鐘便到了著名的百花聖母院(S. Maria del Fiore),這座建於1436年的建築又名大教堂(Duomo),當初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它那一格格的華麗外觀與雕塑,今日親眼目睹果然壯觀。在這裡,無論是旁邊喬托的鐘樓(Campanile di Giotto)還是聖喬凡尼洗禮堂(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都與百花聖母院的建築風格相互呼應,若沒有資料介紹,我還真會搞混各個建築物的名稱與作用。
裝飾華麗的百花聖母院
攝自另一方向的百花聖母院
聖喬凡尼洗禮堂的"天堂之門"是遊客的參觀重點
洗禮堂銅門上的浮雕是吉貝爾提花費廿七年所完成的傑作
喬托的鐘樓建築風格與大教堂相仿
由於參觀百花聖母院不用門票,因此排隊的人龍相當長,為了避免枯燥的等待,排隊時我刻意跟在幾位講台語的媽媽後方與她們攀談,閒聊之下才曉得原來她們是一起來探訪其中一位在歐洲工作的女兒,順便由她擔任地陪帶大家玩幾天。在國外講國語的機會已經很少了,更遑論台語,因此今天和幾位長輩透過台語溝通的感覺也格外親切、有趣。
百花聖母院裡頭的空間頗大,四處的壁畫、雕像亦各具特色,最後面的大圓頂寬幅達90公尺,先前我看萬神殿的43公尺寬圓頂就覺得相當大了,想不到百花聖母院的圓頂還是它的兩倍以上,難怪我剛才遠遠地就看到這個大圓頂了。
大圓頂內部的畫作亦名為「最後的審判」,它是瓦薩利等人在16世紀後葉的作品,不過,由於它實在很高,有些人物看得並不清楚,所幸我的相機還不錯,可以拍回家慢慢欣賞。
挑高的大教堂
門楣上精美的畫作與時鐘
最後方的祭壇
牆上巨幅的馬賽克壁畫
大圓頂內的名畫--最後的審判
透過高畫素的相機放大裁剪後仍相當清楚 ^_^
Video
在觀光景點附近的物價總是比較高,但一片椰子就要價一歐元,感覺還是太貴了點~
聖羅倫佐教堂於西元1461年重建後成為梅第奇家族教區的教堂
在大教堂附近的兩座雕像分別是教堂的設計者Arnolfo di Cambio(康畢歐,左側)以及設計教堂上方紅色大圓頂的Filippo Brunellschi(布魯內雷斯基,右側)兩位名建築師
離開百花聖母院之後,想說資料上提及聖母教堂附近有公車可到米開朗基羅廣場,於是開始問人找站牌,搞了半天還是找不到,仔細再翻翻資料後才發現原來是自己記錯了,一樣是「聖母」,雖然它們的建築外觀有點像,但「諾維拉聖母教堂」和「百花聖母院」就是不一樣,還好發現得早,於是趕緊回中央車站附近找公車。
回到車站附近,考量待會要去的聖馬可廣場附近可能沒廁所,於是打算就近先解決生理需求。見路旁擺攤的大陸客,原以為可以問到免費的廁所,不料所得到的答案是在地下道內,不但仍得付費,而且還比車站裡的貴,既然我要走到車站附近,想想乾脆就到那裡上好了。然而,走到車站附近時恰巧看到麥當勞,買個霜淇淋消消暑順便解決生理需求,真是雙嬴的交易,套句他們的標語:「I’m loving it.」
至速食店買冷飲、解決生理需求,雙贏^_^
搭車來到聖馬可廣場(Piazzale Michelangelo)後,從這裡遠眺佛羅倫斯市中心,幾個重要的景點一覽無遺。此外,廣場上的大衛像也是另一個參觀重點,它是米開朗基羅的知名作品,下方的紀念碑還有四尊頗具寓意的雕塑品分佔四週,相當獨特。不過,據說這座大衛像其實是複製品,真品已被移至學院畫廊(Galleria dell’ Accademia),原本打算過去的,只可惜後來沒時間,在這裡看看複製品也還可以啦。
廣場上的大衛像是複製品,但仍值得一賞
在廣場拍照時也巧遇兩位來自中國的遊客,由於他們有租車,因此我也就托他們的福搭便車回市區。經過碧提宮(Palazzo Pitti)時,或許是之前已看過幾間大型博物館了,裡面的帕拉提納美術館(Galleria Palatina)對我的吸引力並不大,於是在此小憩用餐後,我便往維奇歐橋(Ponte Vecchio)走去。
碧提宮(Palazzo Pitti)建於1458年,目前主要做為美術館、博物館之用。
美術館前的雕像經常是遊客合影的對象
維奇歐橋(Ponte Vecchio)是佛羅倫斯現存最古老的橋樑,它曾一度遭洪水沖毀,但自西元1345年重建至今仍保有中世紀的模樣。這裡因為橋上商家林立,要不是橋中央可以看到河面的話,有時候還真不曉得自己正走在橋面上。
維奇歐橋是翡冷翠最古老的橋樑,現今依舊維持其中世紀模樣,在橋中央的人像是16世紀知名的精工之父Benvenuto Cellini
橋上的商家林立,遊客絡繹於途
Video
過了橋,我接著來到西紐利亞廣場(Piazza della Signoria),在這裡最有名的當然就屬維奇歐宮(Palazzo Vecchio)和烏菲茲博物館(Galleria degli Uffizi)了,由於現場排隊人潮已有數百人,詢問那些正在排隊的人也發現他們都已經至少排了一兩個小時以上了,估計輪到我的時候,可以參觀的時間應該非常有限,我想今天只能看看外面的複製雕像以及街頭藝人的表演了。至於美術館的作品嘛...或許等那一天我老了再來看也好,留一點東西給自己下次舊地重遊的理由也不錯。
西紐利亞廣場(Piazza della Signoria,或譯為領主廣場)為共和國時代之後的政治中心,1497年宗教改革家薩佛納羅拉便是在此遭處火刑的
廣場旁常可見搭載乘客的馬車,但價格不便宜哦
海神噴泉雕像是Bartolomeo Ammannati於16世紀時的作品
領主迴廊(Loggia della Signoria)位於廣場與維琪奧宮(Palazzo Vecchio;)之旁,建於十四世紀後葉,其對面即是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degli Uffizi),以下僅就迴廊內其中三座雕像略作介紹...
掠奪波麗塞娜(Rape of Polyxena)是義大利雕刻家Pio Fedi)於西元1865年完成的作品
米奈勞斯與帕特洛克羅斯(Menelaus supporting the body of Patroclus)為16至17世紀時的古羅馬風格雕像
掠奪薩賓婦女(Rape of the Sabine Women)高14呎,為Giambologna以一塊大理石雕鑿而成的作品
排隊等著進烏菲茲美術館的人龍相當長,有些遊客甚至直接盤坐地上做起三明治充飢
大衛像因展現男人完美的力與美體態,被視為古典藝術品的典範(剛才在山上才見過,呵);後方則是海格力士擊敗噴火怪卡科斯的雕像(皆為神話人物)
位於廣場上的科西摩一世騎馬雕像完成於西元1598年,他也是梅第奇家族的一員
Video
建於14世紀的諾維拉聖母教堂也藏有一些值得一賞的藝術傑作,但今天沒時間入內參訪,哈。
今晚我和M以及另一位沙發客來到當地的一家披薩店用餐
有當地人帶果然就不一樣,菜單上的價格果然「可愛」多了,店家的餐點也非常美味。
★☆★同場加映★☆★
路旁小販所賣的小玩偶不斷隨著音樂節拍跳舞,引來不少遊客圍觀,生意當然也蠻不錯的!
歐洲的窗戶有點與眾不同,除了一般的橫開之外,還可以由下往上開,好"靈活"
鴿子總喜歡停在雕像的頭頂,我想...這些雕像一定恨死這些不速之客吧^^
在烏菲茲美術館外也有歐洲最常見的街頭藝人雕像--金身木乃伊
只要遊客投錢,他們便會躹躬回應
這是是兩座栩栩如生的雕像,哦不,是一座雕像和一位街頭藝人,分得出來嗎?
呵!這是我看過裝得最像的街頭藝人了,害我差點"儍儍分不清楚了",難怪他的"生意"最好的!
[Tips]由於歐洲的一些博物館或教堂都有頂棚畫,這些作品因距離較遠,所以在觀賞時可能有時候會沒那麼清楚,因此若用畫素較高的相機來拍攝的話,回家便可慢慢地放大欣賞。
[Tips]高畫素的相機不但可將最美的影像以最佳的方式儲存下來,對於沒時間好好看解說的展品或遺跡,也可以先將說明文字拍下,回家再慢慢看。此外,有些展品的標示字元也很小,透過高畫素的相機也可以將它們清楚地保留下來,以利日後對照之用。
[Tips]有意參訪烏菲茲美術館者,最好在前幾天採預約方式告知日期、時間、姓名,當天再依取得的預約號碼入內參觀,可節省不少的排隊時間。若無預約者,一樣是愈早排隊愈可縮短等候時間。開放時間:08:15~18:50(入場至閉館前45分鐘,週一休館、週六開放至12:30)/預約專線:(0550)294883。
[Tips]在國外挑選餐廳的模式和國內大致相同,只要是店內人潮多的餐廳,它的食物應不致於太差,若能比較幾間店的價格,通常能選出還算令人滿意的餐廳。此外,問問當地人的意見,往往也能找到不錯的店,但問的時候最好別問同類型的餐廳,以免得到有失公平的答案。
我想請問一下 為什麼參觀百花聖母不用門票啊?我記得暑假我去的時候,那邊的牌子
回覆刪除寫門票要8歐哩!
入內參觀是不收費的,我當初也是跟著排隊就進去了,但上去大圓頂就會收費,你看的應該是上大圓頂的費用才是哦。
刪除